大豆残茬光谱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淼 [1 ,2 ]
蒙继华 [1 ]
董泰锋 [1 ,2 ]
吴炳方 [1 ]
孙洪江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黑龙江省北安农垦红星农业服务中心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大豆; 作物残茬覆盖度; 光谱特征; 线性回归; 估算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901 ;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利用HR-768型便携式光谱仪,测定了不同大豆残茬覆盖度下的地面光谱,利用照相法获取对应的大豆残茬覆盖度。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单波段反射率、反射率一阶导数、归一化指数、比值指数与大豆残茬覆盖度的相关性,获取了不同覆盖度水平下大豆残茬的光谱响应特征,并结合MODIS、TM、HJ-1B星的波段响应函数建立了大豆残茬覆盖度最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在2050—2150nm和2250—2350nm两个波段范围内,大豆残茬与裸土的光谱差异最显著,可用于二者的区分;大豆残茬的光谱特征与玉米、小麦残茬的光谱特征相似,仅在920—967nm范围内存在特殊的吸收峰;以高光谱数据为数据源,941.6nm处的反射率、2151.8nm处反射率一阶导数、1461.3nm和2404.4nm反射率构建的归一化指数以及2247nm和608.6nm反射率构建的比值指数适宜用于作物残茬覆盖度估算,以宽波段数据为数据源,短波红外与红波段反射率构建的比值指数适宜用于大豆残茬覆盖度估算。
引用
收藏
页码:1115 / 112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作物残茬覆盖度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 张淼,李强子,蒙继华,吴炳方.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12)
[2]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蓄水保墒及节水效益的影响 [J].
蔡太义 ;
贾志宽 ;
黄耀威 ;
黄会娟 ;
孟蕾 ;
杨宝平 ;
李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1) (S1) :238-243
[3]   基于HJ-1B数据的冬小麦留茬覆盖度遥感估算 [J].
张淼 ;
蒙继华 ;
李强子 ;
吴炳方 ;
杜鑫 ;
张飞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1) (S1) :352-357
[4]  
基于PROSPECT+SAIL模型的森林冠层叶绿素含量反演[J]. 杨曦光,范文义,于颖.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11)
[5]   玉米叶片氮含量的高光谱估算及其品种差异 [J].
周丽丽 ;
冯汉宇 ;
阎忠敏 ;
刘克 ;
周顺利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195-199
[6]   不同传感器的模拟植被指数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估测精度和敏感性分析 [J].
陈拉 ;
黄敬峰 ;
王秀珍 .
遥感学报, 2008, (01) :143-151
[7]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付国占 ;
李潮海 ;
王俊忠 ;
王振林 ;
曹鸿鸣 ;
焦念元 ;
陈明灿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1) :52-56
[8]   稻草覆盖对旱地小麦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J].
孙进 ;
王义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6) :53-55
[9]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赵英时等编著, 2003
[10]  
Remote sensing of crop residue cover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imagery[J] . Baojuan Zheng,James B. Campbell,Kirsten M. de Beurs.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