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4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佩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8~2010年间,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虽然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总体上较低。通过构建完美市场和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较低的形成机理。计量分析发现,在影响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的因素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贡献较大,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劳动力流动规模等因素对促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有正向作用,但是其作用小于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作用,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独立发展形成的偏离度则有负向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将为提升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程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引。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 4 - 16+3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先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乌家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2] 城市集聚经济微观机制及其超越: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 36 - 4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的测度:1978—2009[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2) : 5 - 14魏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 学术界, 2011, (06) : 174 - 181+28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余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淮南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王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淮南市经济发展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 [6] 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 70 - 81+148王国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 [7]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7) : 12 - 17段禄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8]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08, (20) : 122 - 12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2) : 5 - 13吕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周维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10]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初探[J]. 经济学动态, 2004, (08) : 63 - 66景普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复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