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检出率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3
作者
武小梅
刘伟立
张迪
汪微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心
关键词
救援军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 阳性检出率; 心理社会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2 [军事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9 ;
摘要
目的调查研究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阳性检出率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探索针对救援部队的PTSD预防措施。方法从汶川地震救援部队整群抽取2600名军人,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定量表(PCL-S)对救援军人的PTSD症状进行评定,采用自制救援军人一般情况问卷、军事群体应激预警检测问卷(ATQMGS)、状态-特质焦虑清单分析救援军人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救援军人中PTSD阳性检出71例,阳性率为2.9%;以人口学资料分组差异检验显示,不同职别、救援持续时间、家庭结构、创伤史、精神问题史和救援中伤病史的救援军人,PTSD症状差异显著;初始暴露强度不同的救援军人,PTSD症状差异不显著;PTSD症状与特质焦虑、士气、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与领导支持、控制感、晋升动机、任务认知、单位归属感、岗位价值感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领导支持、创伤史、控制感、精神问题史、救援中伤病史、救援持续时间、职别是救援军人PTSD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与以往研究相比,此次救援军人的PTSD阳性检出率处于更低水平;职别、家庭结构、创伤史、救援持续时间、精神问题史、救援中伤病史以及特质焦虑、士气、自我效能、领导支持、控制感、晋升动机、任务认知、单位归属感、岗位价值感等因素与救援军人PTSD症状均相关;PTSD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特质焦虑、领导支持、创伤史、控制感、精神问题史、救援中伤病史、职别、救援持续时间。初始暴露强度不是救援军人PTSD发生的决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43 / 8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四川汶川地震男性救援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情况调查 [J].
董燕 ;
齐建林 ;
杨征 ;
郭琳 ;
黄战锋 .
人民军医, 2010, 53 (11) :825-827
[2]  
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凌江, 2010
[3]   特大爆炸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初步研究 [J].
徐唯 ;
宋瑛 ;
梁爱民 ;
董红兵 ;
胡刚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9) :603-606
[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化基础 [J].
郑一瑾 ;
曾羚 ;
陈振华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 (06) :377-378
[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 [J].
马萍 ;
潘集阳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79-382
[6]   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修订研究 [J].
武小梅 ;
吴宁 ;
刘伟立 ;
陈国民 ;
赵晋丰 ;
汪振喜 ;
梁亮亮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 (02)
[7]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遗传病因研究 [J].
王振 ;
肖泽萍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08) :507-509
[8]   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J].
安飞 ;
王家同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24) :3169-3172
[9]  
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编.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05
[10]   烟台海难援救军人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惠武利 ;
施旺红 ;
徐德忠 ;
王家同 ;
吴玮 ;
门可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3) :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