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麦田灰飞虱的发生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对小麦的危害
被引:8
作者
:
朱祥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
朱祥林
滕金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
滕金平
韩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
韩国华
韩正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
韩正光
机构
:
[1]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
[2]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 江苏淮安
[3]
江苏淮安
来源
: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年
/ 02期
关键词
:
灰飞虱;
条纹叶枯病;
小麦;
发生规律;
D O I
:
10.13989/j.cnki.0517-6611.2004.02.032
中图分类号
:
S435.12 [麦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
090401 ;
090402 ;
摘要
:
灰飞虱在江苏淮河流域 1年发生 5~ 6代 ,以 3、4龄若虫越冬为主 ,稻田套种的小麦是主要越冬源。翌年 3月到 4月初成虫羽化 ,长翅型个体比例极低 ,成虫在原发生地生活 10~ 15d后 ,大范围扩散 ,主要选择在麦田产卵繁殖。 1代若虫于 4月底到 5月初孵化 ,随气温上升和植株衰老逐渐到麦穗上栖息取食并完成发育 ,成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播者 ;越冬代灰飞虱在麦田传播条纹叶枯病并引起小麦严重发病 ;1代灰飞虱发生量大 ,直接取食致害 ,但不能引发小麦条纹叶枯病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3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