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机理

被引:25
作者
林晓英
苏现波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南; 煤成气; 气藏形成; 机理; 地下水; 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以油气、煤田和煤层气各勘探阶段积累的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的成藏机理。通过对煤层气藏特征(包括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气成分和含量、储层物性、吸附特征、储层压力及封闭条件)和煤层气成藏过程(包括煤层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分析,进而认识到:晚古生代煤层在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次煤化作用后大量生气,并在喜山期遭受了强烈的调整与改造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直接控制和影响该区煤层气富集的因素除了煤层顶底板的岩性与边界断层外,地下水的补给、运移、滞流和排泄也是关键因素;该区目前的高产煤层气井基本上都位于地下水滞流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130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王文峰 ;
李贵中 .
地质科学, 2003, (02) :221-229
[2]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田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 [J].
李五忠 ;
王一兵 ;
崔思华 ;
鲜保安 ;
陈彩红 ;
王宪花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2) :23-26
[3]   沁南地区煤层气生产潜力研究 [J].
吴建光 .
中国煤田地质, 2003, (01) :30-31+73
[4]   煤层气储层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J].
苏现波 ;
张丽萍 .
天然气工业, 2002, (04) :15-18+11
[5]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动力学机制研究 [J].
叶建平 ;
武强 ;
叶贵钧 ;
陈春琳 ;
岳巍 ;
李红柱 ;
翟振荣 .
地质论评, 2002, (03) :319-323
[6]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煤层气成因 [J].
胡国艺 ;
刘顺生 ;
李景明 ;
李剑 ;
张建博 ;
李志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19-321
[7]   沁水盆地中—南部水文地质控气特征 [J].
傅雪海 ;
秦勇 ;
王文峰 ;
焦思红 .
中国煤田地质, 2001, (01) :32-35
[8]   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地质意义——以沁水盆地为例 [J].
张建博 ;
陶明信 .
沉积学报, 2000, (04) :611-614
[9]   煤层气藏的封闭及其研究意义——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藏封闭特征浅析 [J].
王生维 ;
段连秀 ;
陈钟惠 ;
张明 ;
张素新 .
地球科学, 1999, (01) :51-55
[10]   中国煤层气分布特征及高产富集因素 [J].
赵庆波 ;
李五忠 ;
孙粉锦 .
石油学报, 1997, (0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