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海峰
刘峰贵
王小梅
机构
[1] 青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
工业循环经济; 产业链; 矿产资源;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著名的"聚宝盆",其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盐湖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种类齐全、分布集中、组合好等特点,不仅在国内具有突出优势,而且在世界上也很罕见,特别是钾等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而又短缺的资源,而青海省又是一个"资源富省,经济穷省"。因此,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具有全国和省际意义,不仅对青海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支援西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缺钾局面,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然而,柴达木盆地又是一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封闭的断陷盆地,特殊的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这就对这里的资源开发及工业发展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在论述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意义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生态工业学等理论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柴达木资源开发中“废料”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分析 [J].
冀康平 .
盐湖研究, 2007, (04) :27-31
[2]   柴达木地区循环型工业发展思路研究 [J].
袁卫民 ;
杜广巍 ;
李忠 .
青海环境, 2006, (04) :165-167+176
[3]   对以建设工业园区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 [J].
程利云 .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06, (05) :26-27
[4]   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生态资源特点和农业开发 [J].
汪绍铭 .
生态学杂志, 1990, (03) :67-70
[5]  
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刘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6]  
青海省园区经济发展研究[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罗朝阳等著, 2005
[7]  
生态工业园区[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罗宏等编著, 2004
[8]  
循环经济[M]. 北京出版社 , 吴季松著, 2003
[9]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供需关系及生态保护[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周立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