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生态贫困问题与生态重建

被引:6
作者
屈波
邹红
谢世友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2] 内江师范学院管理与资源环境系
关键词
生态贫困; 生态重建; 贫困人口; 资源禀赋; 环境退化;
D O I
10.16202/j.cnki.tnrs.2004.04.036
中图分类号
X17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贫困”是由于环境先天脆弱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破坏性的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引致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导致的贫困;分析了西部先天脆弱环境对西部生态贫困区域的形成、分布、人类生存和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出三大生态贫困地区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脆弱的环境因素,其成因机制包括生态环境的脆弱、人类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禀赋较差;提出了西北黄土地区实施植被的生态恢复;西南石山地区适宜配合生态经济林的植被恢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青藏高寒区重点优化资源开发模式、控制人口增长和强化生态文化意识等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农村生态贫困研究 [J].
陈南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4) :45-48
[2]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J].
郭永中 .
学习与探索, 2002, (02) :49-54
[3]   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J].
成升魁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4) :297-304
[4]  
贫困与饥荒[M]. 商务印书馆 , (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