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污染特征分析的未确知聚类-对应分析模型

被引:2
作者
李如忠
石勇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未确知聚类; 对应分析; 沉积物; 污染特征分析; 加速遗传算法;
D O I
10.13198/j.res.2009.06.73.lirzh.012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针对现有未确知聚类的不足,将聚类有效性函数引入聚类算法中,通过与对应分析方法的综合集成,建立了未确知聚类-对应分析(UC-CFA)模型,并以加速遗传算法优化计算最佳聚类数目、聚类中心以及聚类点(包括污染指标和采样点)隶属于聚类中心的隶属度.以安徽巢湖塘西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UC-CFA模型对沉积物污染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聚类点划分为4类,即Cd-有机质联合污染区,高磷污染区,Cu-Zn-Pb-Cr复合污染区以及高氮污染区等.实例研究表明,对于沉积物污染特征分析,UC-CFA模型具有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95 / 7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遥感的巢湖悬浮泥沙分布的环境背景分析 [J].
梅长青 ;
王心源 ;
李文达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3) :87-91
[2]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环境关系研究 [J].
岳跃民 ;
王克林 ;
张伟 ;
陈洪松 ;
王敏 .
环境科学, 2008, (05) :1400-1405
[3]   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价 [J].
黄先飞 ;
秦樊鑫 ;
胡继伟 ;
李存雄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2) :18-23
[4]   流域非点源污染源解析的投影寻踪对应分析方法 [J].
金菊良 ;
洪天求 ;
魏一鸣 .
水利学报, 2007, (09) :1032-1037+1049
[5]   巢湖内源磷释放特点、稳定性及化学控制研究 [J].
刘静静 ;
汪家权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5) :59-64
[6]   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来源的模糊聚类对应分析方法 [J].
王宗志 ;
金菊良 ;
洪天求 .
土壤学报, 2006, (02) :328-331
[7]   对应分析在分子流行病学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J].
张铁军 ;
周晓明 ;
任燕华 ;
张颖华 ;
姜庆五 .
中国卫生统计, 2006, (02) :101-103
[8]   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未确知聚类研究 [J].
曹庆奎 ;
任向阳 ;
刘开第 .
煤炭学报, 2006, (03) :337-341
[9]   福建省水稻稻米重金属污染的对应分析 [J].
柯庆明 ;
梁康迳 ;
郑履端 ;
朱燕 ;
方辉 ;
梁义元 ;
郭玉春 ;
林文雄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918-1923
[10]   基于未确知集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J].
刘开第 ;
曹庆奎 ;
庞彦军 .
自动化学报, 2004, (05) :74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