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矿产资源法》制度重构的模式选择与具体路向

被引:9
作者
杜辉 [1 ,2 ]
陈德敏 [1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法学院
[2] 重庆大学西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
关键词
矿产资源法; 制度重构; 矿业权; 矿产资源税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2 [矿产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矿产资源法》在立法理念、框架体系和核心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给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治化造成了阻碍。在法律模式上,修订后的《矿法》应当是一部能够兼容公共利益和私权利,兼具民法和行政法属性的完整性法律。厘清包含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三组法理关系,即所有权与用益物权关系、利益分享关系、资源开发与资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关系,是《矿产资源法》修改的前提。矿业权、矿产资源税费、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储量、矿山环境保护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是《矿法》修改的重心。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矿业权法律体系重构 [J].
李慧 ;
袭燕燕 .
人民论坛, 2010, (26) :96-97
[2]   矿业权作价出资入股初探 [J].
薄燕娜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03) :62-68
[3]   资源禀赋、地区差异与法律控制——地区差异条件下能矿资源安全的社会学基本分析框架 [J].
陈德敏 ;
杜健勋 .
中国软科学, 2009, (07) :1-9+18
[4]   中国资源安全法律保障与现行关联法律配合协调的现实性 [J].
陈德敏 ;
王华兵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1) :24-27
[5]   矿产的资产评估方法与矿业权流转价格矿业税费征收标准的关系 [J].
袁怀雨 ;
李克庆 ;
刘保顺 .
中国矿业, 2000, (02) :9-12
[6]  
实施矿产资源政策的重要载体[N].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8 (007)
[7]  
资源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秦鹏, 2010
[8]  
中国物权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孙宪忠著, 2003
[9]  
资本的秘密[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秘鲁)赫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deSoto)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