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梯度和种植密度对谷子杂交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樊修武 [1 ]
池宝亮 [2 ]
张冬梅 [2 ]
黄学芳 [2 ]
张伟 [2 ]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分梯度; 种植密度; 谷子; 杂交种;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发挥杂交谷子耐旱节水丰产性能,对张杂谷6号进行了不同水分梯度和不同留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补水与不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不同补水量之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谷子杂交种在拔节期补灌30 mm即可达到显著的增产作用,但补水量增加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留苗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留苗密度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在自然降水和补灌水量30 mm情况下,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宜。杂交谷子拔节期补水增产但不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26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节水农业在中国[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梅旭荣, 2006
[2]   谷子的经济系数 [J].
陈永安 ;
韩春琏 ;
郝素梅 .
山西农业科学, 1980, (05) :10-11
[3]  
玉米、小麦、谷子杂交优势. 黄长玲,孙群,陈学军.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2005
[4]   土壤水分对谷子(粟)结实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 [J].
古世禄 ;
马建萍 ;
独俊娥 ;
不详 .
华北农学报 , 1990, (03) :56-62
[5]   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进展 [J].
潘晓华 ;
邓强辉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