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DNA-pre-C区(nt1896)变异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悦
王惠萱
朱玉琨
陈忠明
林明辉
机构
[1]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
[2]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检验科 云南昆明
[3] 云南昆明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6 [免疫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 探讨近一年里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pre-C区段变异病毒株的形式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以PCR-酶免定量检测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测定模式为HBsAg(+)及抗-HBc(+)的60例及“大三阳”、“小三阳”各20例患者血清中HBV-per-C区段变异(nt1896变异)的阳性比例,并同时检测ALT的活性。以体检健康者30例为检测对照。结果 HBsAg(+)及抗-HBc(+)的检样组血清中有32例呈HBV-pre-C区段变异(nt1896变异)阳性,阳性率为53.3%,显著高于“大三阳”(4/20)病例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与“小三阳”组变异阳性率(11/20)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2例变异阳性中有30例伴有血清ALT活性病理性增高,比率为93.7%;4例“大三阳”变异阳性者均伴有血清ALT活性的病理性增高(100%);而11例“小三阳”变异阳性者中9例(81.8%)伴有血清ALT活性的病理性增高,三组病例变异阳性伴血清ALT活性增高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eAg(一)的乙型肝炎较容易发生HBV-pre-C区段(nt1896)变异,应引起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足够重视。同时也可反映该地区急、慢性乙型肝炎病原感染的部分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 [J].
王清图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1, (03) :197-199
[2]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J].
黄丹文 .
浙江临床医学, 2000, (12) :857-858
[3]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感染的临床意义 [J].
李训友 ;
马建林 .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0, (03) :310-311
[4]   垂直传播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株感染的预后 [J].
李训友 .
国外医学情报, 1995, (15)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