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各向异性油藏渗流特征

被引:10
作者
冯金德 [1 ]
程林松 [2 ]
常毓文 [1 ]
冯金城 [3 ]
付宁海 [2 ]
罗成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各向异性; 渗流特征; 电模拟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天然裂缝发育油藏的渗流特征,利用坐标变换原理,设计新的电模拟试验方法,并将天然裂缝表征参数应用到油藏工程研究中,建立求解裂缝各向异性储层渗透率张量的模型,形成了研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规律和产能评价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发育的天然裂缝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提高油井产能,另一方面却加剧了储层的各向异性,降低井网效率和油井产能;采取水平段垂直裂缝发育方向的布井方式,有利于建立优势渗流场和提高单井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J].
冯金德 ;
程林松 ;
李春兰 ;
柳良仁 .
石油钻探技术, 2007, (05) :94-97
[2]   辐射状分支井产能电模拟实验研究 [J].
曲占庆 ;
许霞 ;
刘建敏 ;
杨学云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65-68+71+3
[3]   鱼骨刺井近井地带流动机理实验研究 [J].
黄世军 ;
程林松 ;
赵凤兰 ;
李春兰 .
石油钻采工艺, 2006, (06) :58-60+4
[4]   水平井压裂产能电模拟实验研究 [J].
曲占庆 ;
张琪 ;
吴志民 ;
赵梅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3) :53-55+107
[5]   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研究 [J].
高海红 ;
程林松 ;
曲占庆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9-32+4
[6]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开发电模拟研究 [J].
冯金德 ;
程林松 ;
李春兰 ;
雷启鸿 .
钻采工艺, 2006, (02) :42-45+123
[7]   低渗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电解模拟实验研究 [J].
李廷礼 ;
李春兰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6) :389-393+397
[8]   多分支井电模拟实验研究(英文) [J].
韩国庆 ;
李相方 ;
吴晓东 .
Petroleum Science, 2004, (04) :66-71
[9]   裂缝网络油藏水平井开发电模拟实验研究 [J].
周德华 ;
焦方正 ;
葛家理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2) :216-220
[10]   油气藏渗流的固体介质电模拟技术实验研究 [J].
杨金海,郑天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4) :70-7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