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针刺对力竭肌、延迟性结构变化肌的促恢复作用及机制探讨——肌肉力量与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14
作者:
屈竹青
卢鼎厚
王义润
机构:
[1] 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生理教研室,,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针刺;
延迟性结构变化;
肌肉力量;
钙离子;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1993.02.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持续3h电刺激,蟾蜍腓肠肌肌肉力量降至起始肌力的10%以下,并可诱发延迟性肌肉结构异常。刺激后3h,超微结构可见大量小收缩带、异常Z 带及局灶性肌丝紊乱。至刺激后24h,变化可发展为大面积肌原纤维变性。经斜刺处理,肌力即刻上升,针后3h,收缩带消失,Z 带变化显著减轻:至针后24h,肌肉结构已基本恢复正常。电刺激至力竭的离体半腱肌,在任氏液中针刺后,肌力恢复加快。如去掉任氏液中Ca2+,部分抑制细胞内Ca外排后,针刺效应则显著下降。结果提示,针刺很可能通过某种细胞膜转运机制降低细胞内Ca2(?),迅速缓解肌痉挛和Z 带异常,并促进变化肌丝和肌力加快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