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32
作者
谢远云 [1 ]
李长安 [2 ]
王秋良 [2 ]
殷鸿福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江陵; 湖泊沉积物; 粒度特征; 气候意义;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7.03.025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江汉平原江陵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物岩性、粒度组成、孢粉和有机碳同位素等,分析了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及该区域近9 000 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发现,江陵湖泊沉积物记录了该区湖泊水体逐渐减小直至消亡的过程,气候环境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1)8 900~6 300a B.P.为水体较深、面积较大的开阔湖阶段,气候暖湿;(2)6 300~4 700 a B.P.为面积较小、水体较浅的潴水湖阶段,气候干旱;(3)4 700~3 400 a B.P.为面积更小、水体更浅的洼地湖阶段,气候偏暖偏湿;(4)3 400~2 500 a B.P.为湖沼泥炭发育阶段,气候暖湿;(5)2 500 a B.P.以来,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化为洪水漫滩堆积,古云梦泽开始萎缩,气候变干。江陵湖泊沉积物粒度所记录的区域气候干湿变化与国内邻近区域(特别是鄱阳洞庭湖区)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恢复区域古降水等气候环境变化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70 / 5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何华春 ;
丁海燕 ;
张振克 ;
施晓冬 ;
李书恒 ;
毛龙江 .
地理科学, 2005, (05) :80-86
[2]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 [J].
王亚东 ;
刘永江 ;
常丽华 ;
ANDREA B.Rieser ;
计桂霞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2) :155-162
[3]   湖泊沉积物粒度的气候指示意义——以江汉平原江陵剖面为例 [J].
谢远云 ;
王秋良 ;
李长安 ;
殷鸿福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4) :41-43
[4]   鄱阳湖沉积物近8ka来有机质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变化特征 [J].
马振兴 ;
黄俊华 ;
魏源 ;
李均辉 ;
胡超涌 .
地球化学, 2004, (03) :279-285
[5]   全新世以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记录 [J].
沈吉 ;
杨丽原 ;
羊向东 ;
R.Matsumoto ;
童国榜 ;
朱育新 ;
张振克 ;
王苏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2) :130-138
[6]   半干旱区沼泽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J].
王国平 ;
刘景双 ;
汤洁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3, (03) :211-216
[7]   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与加速器放射性碳测年 [J].
周卫建 ;
卢雪峰 ;
武振坤 ;
邓林 ;
A.J.T.Jull ;
D.Donahue ;
W.Beck .
科学通报, 2001, (12) :1040-1044
[8]   洱海沉积物粒度记录与气候干湿变迁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徐经意 .
沉积学报, 2000, (03) :341-345
[9]   云南洱海沉积物粒度组成及其环境意义辨识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矿物学报, 1999, (02) :175-182
[10]   鄱阳湖湖口地区4500年来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变迁 [J].
吴艳宏 ;
羊向东 ;
朱海虹 .
湖泊科学, 1997, (01)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