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中的有机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12
作者:
付修根
林丽
庞艳春
朱利东
王新利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金顶;
碳沥青;
生物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金顶铅锌矿床中碳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可溶解有机质中饱和烃和芳烃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有机质与金顶铅锌矿床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上看,甚至是矿床内部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来看,均与成矿元素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为了进一步探讨有机质在金顶铅锌矿床中的作用,对碳沥青作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不论胶结状碳沥青、鳞片状碳沥青还是后期充填的眼球-囊状碳沥青均含有大量的成矿元素,这些成矿元素的组分和它们所形成的矿石矿物类型,与该类碳沥青所在矿段的矿体的成矿元素组分和类型相一致。由于这些碳沥青产出的形态不同,因此在矿床形成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矿床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肉眼下能够见到的胶结状碳沥青、脉状碳沥青、部分鳞片状碳沥青,这些碳沥青对成矿元素起着活化、迁移的作用,也起着沉淀成矿的作用;眼球状-囊状碳沥青是后期充填的产物,对矿床的形成起一定的改造作用;浸染状碳沥青多属于原生沉积碳沥青,对矿床的形成仅起一定的还原沉淀的作用。而有机质的还原作用对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21 / 63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