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测度与演化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伟 [1 ,2 ]
段学军 [1 ]
张维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测度; 演化; 长三角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化区域,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趋同、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可持续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指数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测度,通过细分城市发展模式并利用演化树模型分析不同发展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演化进程。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接近,城市之间系统内部协调性差距较大,子系统中经济与社会发展格局较为一致,而与环境状况趋异;以人均收入、城市化率和三产结构可以将长三角地区城市聚类为4种具有不同现状特点和发展轨迹的城市发展模式,归属不同发展模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轨迹不同,以苏锡常地区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变化最为剧烈,发展与协调并重是关键;苏中、浙中地区等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寻求适合的经济发展路径是其首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243 / 12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江苏省太湖流域产业结构的水环境污染效应 [J].
王磊 ;
张磊 ;
段学军 ;
董雅文 ;
秦贤宏 .
生态学报, 2011, 31 (22) :6832-6844
[2]   旅游地社区参与度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与应用 [J].
侯国林 ;
黄震方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802-1813
[3]   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研究 [J].
宋锋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7) :17-21
[4]   长江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
年福华 ;
姚士谋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03) :6-8
[5]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的形成 [J].
卢明森 .
中国工程科学, 2004, (05) :17-23
[6]   基于PSR模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殷克东 ;
赵昕 ;
薛俊波 .
软科学, 2002, (05) :62-66
[7]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张俊军,许学强,魏清泉 .
地理研究, 1999, (02) :96-102
[8]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 [J].
叶文虎 ;
仝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7, (03) :83-87
[9]  
空间数据分析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王劲峰, 2010
[10]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