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汉语轻动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3
作者
:
封世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省语言与神经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封世文
杨亦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省语言与神经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杨亦鸣
机构
:
[1]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省语言与神经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
语言文字应用
|
2011年
/ 02期
关键词
:
轻动词;
词组;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额叶;
D O I
:
10.16499/j.cnki.1003-5397.2011.02.008
中图分类号
: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汉语词组中移位的句法动因是在这个词组中存在一个隐性的轻动词"使",然而轻动词本身还缺乏更多的证据支持。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测查词组中隐性句法移位的脑加工过程,可以为轻动词的存在与否提供证据。本研究结果表明,词组中句法移位的脑机制主要与大脑左侧的额叶等脑区相关,轻动词及其句法加工的过程与大脑左侧额叶中、下回的相关性可以在实验中被证实,从而在神经机制上证明了轻动词假设的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汉语主动句、被动句的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
张金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
张金桥
莫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
莫雷
[J].
心理学报,
2006,
(03)
: 317
-
323
[2]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
冯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系
冯胜利
[J].
语言科学,
2005,
(01)
: 3
-
16
[3]
动结式的致事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仲儒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4)
: 471
-
476
[4]
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仲儒
[J].
当代语言学,
2003,
(03)
: 206
-
221+285
[5]
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
尹世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尹世超
[J].
语文研究,
2002,
(02)
: 1
-
7
[6]
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亦鸣
梁丹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梁丹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介鑫
翁旭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翁旭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封世文
[J].
语言科学,
2002,
(01)
: 31
-
46
[7]
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
陈昌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陈昌来
[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3)
: 28
-
33
[8]
论元、焦点与句法结构
何元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何元建
[J].
现代外语,
2000,
(02)
: 113
-
124+111
[9]
“被”字的特征与转换
吴庚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市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外语系!邮编:510633
吴庚堂
[J].
当代语言学,
1999,
(04)
: 25
-
37+61
[10]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J]. 张国宪.中国语文. 1989 (03)
←
1
2
3
→
共 21 条
[1]
汉语主动句、被动句的命题表征项目顺序特点
张金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
张金桥
莫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
莫雷
[J].
心理学报,
2006,
(03)
: 317
-
323
[2]
轻动词移位与古今汉语的动宾关系
冯胜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系
冯胜利
[J].
语言科学,
2005,
(01)
: 3
-
16
[3]
动结式的致事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仲儒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4)
: 471
-
476
[4]
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仲儒
[J].
当代语言学,
2003,
(03)
: 206
-
221+285
[5]
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
尹世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尹世超
[J].
语文研究,
2002,
(02)
: 1
-
7
[6]
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亦鸣
梁丹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梁丹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介鑫
翁旭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翁旭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封世文
[J].
语言科学,
2002,
(01)
: 31
-
46
[7]
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
陈昌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陈昌来
[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3)
: 28
-
33
[8]
论元、焦点与句法结构
何元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何元建
[J].
现代外语,
2000,
(02)
: 113
-
124+111
[9]
“被”字的特征与转换
吴庚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市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外语系!邮编:510633
吴庚堂
[J].
当代语言学,
1999,
(04)
: 25
-
37+61
[10]
“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J]. 张国宪.中国语文. 1989 (03)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