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核素示踪技术研究稀土元素147Pm、141Ce和147Nd的环境毒理与安全性
被引:12
作者:
陈祖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来源:
关键词:
稀土;
环境行为;
生物富集性;
蓄积效应;
性腺;
安全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4 [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应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稀土元素 ( 14 7Pm、14 1Ce、14 7Nd)的环境行为、生物富集性及其对动物性腺的影响。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l) 14 7Pm、14 1Ce和14 7Nd在土壤中具有强的吸附性 ,而且难以迁移 ,易于在土壤和底泥中积累 ;( 2 )供试的 5种水生生物、4种陆生食用植物对14 7Pm均具有明显的富集性 ;( 3) 14 7Pm、14 1Ce、14 7Nd在动物体内脏器和组织间呈不均匀分布 ,在骨骼、骨髓、眼、大脑、心脏、脂肪和睾丸中残留量较高 ,表现了明显的选择性蓄积 ;( 4 )一次性腹腔注射2 0 0mg·kg-1的Ce和Nd对小鼠性腺激素 (睾酮或孕酮 )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 2 0 0和80 0mg·(kg·d) -1的Ce随饲料摄入对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本文从稀土的环境累积影响、与“环境优先污染”的类似性、动物脏器组织中的选择性蓄积效应及其天然放射性等方面探讨了农业应用稀土的环境安全性 ,并就稀土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