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群岛海区晚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对弧-陆碰撞的响应

被引:29
作者
吴时国
刘展
王万银
郭军华
Lüdmann T
Wong H K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石油大学
[3] 长安大学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
[4] 德国汉堡大学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 青岛
[5] 东营
[6] 西安
[7] 青岛
[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9] 汉堡D
关键词
晚新生代构造运动; 地震地层学; 弧陆碰撞;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东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 (简称东沙海区 )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 ,东邻马尼拉俯冲构造带。为了讨论晚新生代以来东沙海区的构造变形特征 ,从中找出吕宋弧对中国东南大陆边缘碰撞的构造相关 ,特别是 8Ma以来的吕宋岛弧和中国大陆边缘之间构造消减过程的响应。根据地震地层学分析 ,结合区域重磁资料、ODP1 84钻孔资料对东沙群岛海区晚新生代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东沙海区自南海扩张后发育了 3个沉积层序 (层序Ⅴ ,Ⅵ ,Ⅶ ) ,经历了较强烈的构造抬升作用、岩浆活动、沉积物剥蚀。该区发育NEE SWW和NW SE向两组断裂 ,且以NEE SWW向断裂最为发育。断裂大多具有多次活动 ,且为上新世到第四纪的活动断裂构造 ,断块抬升幅度大 ,沿断裂带发生岩浆侵入。分析结果表明 ,晚新生代期间经历了二次重要的构造运动 ,即东沙运动 ( 9 8— 4 4Ma)和流花运动 ( 1 89— 1 4Ma) ,奠定了该区的构造格局。综合该区东强西弱构造变形、构造抬升发生的时间和应力场变化等特征看 ,该区受 8Ma以来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与吕宋岛弧碰撞所产生的构造运动的影响 ,在 8Ma以前 ,由于台湾岛不存在 ,活动的古东海大陆边缘延伸至东沙群岛海区东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 [J].
李平鲁 .
中国海上油气, 1993, (06) :11-17
[2]   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勘探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J].
陈斯忠 ;
李泽松 .
中国海上油气, 1992, (02) :21-30
[3]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岩浆活动与盆地演化、油气聚集的关系.[J].李平鲁;梁慧娴;.广东地质.1994, 02
[4]  
Gravity-driven sedimentation on the northwestern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Results from high-resolution seismic data and piston cores.[J].Wu Shi-guo;H. Wong;T. Lüdmann.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99, 2
[5]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M].刘光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6]  
南海海区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