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肥胖的新标准——腰围指数的提出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8
作者
何秉贤 [1 ]
郭艳英 [1 ]
严卫丽 [2 ]
王坤 [1 ]
赵蕾 [1 ]
机构
[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
[2]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教研室
关键词
肥胖症; 腰围指数;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提出并评价将腰围指数作为判断腹型肥胖的一个简易指标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从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州高血压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中,抽取资料完整且为空腹的样本3300例列入本次研究。肥胖的诊断根据亚洲成人超重和肥胖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 WI 诊断成人腹型肥胖的准确性和最佳切点。结果控制性别、民族因素后,与身高的偏相关系数,腰围为0.17,腰围指数为-0.10,体重指数为0.04;与腰围的偏相关系数,腰围指数为0.72,体重指数为0.62。根据亚洲成人超重和肥胖标准,男女腰围指数诊断肥胖阈值在0.50~0.52时特异度为75%~89%、灵敏度为95%~97%,男女肥胖患者腰围指数诊断的 ROC 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腰围指数≥10.5为腹型肥胖的诊断阈值,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97.8%。结论在新疆博尔塔拉州30岁以上人群中,采用腰围指数预测腹型肥胖简单易行。
引用
收藏
页码:603 / 60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简易体脂参数估测腹内型肥胖的可靠性评价 [J].
贾伟平 ;
陆俊茜 ;
项坤三 ;
包玉倩 ;
陆惠娟 ;
陈蕾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