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西方私有化理论的误区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被引:6
作者
:
高鸿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高鸿业
机构
:
[1]
中国人民大学
来源
:
经济研究
|
1995年
/ 10期
关键词
:
企业;
企业管理;
间接渠道;
私有制;
所有者;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79.21 [企业组织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
1202 ;
120202 ;
摘要
:
<正> 对目前世界性的私有化浪潮,西方经济学中存在着支持这股浪潮的理论根据,其中最重要的是产权研究领域中由阿尔契安与德姆塞茨于1972年提出的“索取剩余论”。由于它论证了私有制企业在效率上的优越性,所以该论在目前被认为是支持公有制企业私有化的一个重要论据。 索取剩余论宣称:现代社会的生产主要是合作性的,即由具有不同技术特长的人们联合在一起来生产某种商品,如木匠和油漆匠共同制造家俱等。根据“理性的人”的假设,要想使每个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23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