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杨忠义 [1 ]
苏艳 [1 ]
曹永生 [2 ]
邹菊 [3 ]
刘晓利 [1 ]
奎丽梅 [1 ]
卢义宣 [1 ]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 云南大学
关键词
稻种资源;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8.04.03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基于云南丰富的气候类型、特异的民族生境和多样的稻种资源条件,分析与观察了608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①不同气候环境对稻种资源的资源量和多样性的形成有显著作用。②稻种多样性从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结合各气候带的海拔和温度变化规律看,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而减小,反之亦然。籼粳亚种的多样性与稻种多样性呈现同样趋势。早、中、晚稻多样性在南温带、北热带和中亚热带相对较大;水、陆稻多样性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相对较大;而与饮食文化相关的粘糯、特种稻多样性富聚区主要集中在北热带地区。③根据稻种多样性在各气候带中的分布可分为:低富聚气候带(指中温带和北温带)和富聚气候带(指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④稻种多样性在各类稻区中呈现:水、陆稻区>单、双季籼稻区>一季粳、籼稻区>一季粳稻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韩龙植;魏兴华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云南省种植业区划.[M].云南省农牧渔业厅编;.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
[3]  
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料集.[M].云南省气象局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4]  
云南农业地理.[M].《云南农业地理》编写组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5]   中国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机理再论 [J].
杨忠义 ;
曹永生 ;
苏艳 ;
刘晓利 ;
李华慧 ;
卢义宣 .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03) :321-326
[6]   生态环境对籼粳杂交后代性状的影响 [J].
杨忠义 ;
卢义宣 ;
黄乃威 ;
罗军 ;
谭春艳 .
云南农业科技, 1991, (05) :3-6
[7]   生态环境对籼粳分化和籼粳杂交后代的影响 [J].
杨忠义 ;
卢义宣 ;
黄乃威 ;
罗军 .
云南农业科技, 1990, (04) :3-5
[8]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ubspecie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 and their hybrids.[J].Xiangkun Wang;Renhua Li;Chuanqing Sun;Zichao Li;Hongwei Cai;Xinli Su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8,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