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诊断的某些问题(附28例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4
作者
刘嘉祥
机构
[1] 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宜武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室穿刺; 脑膜炎; 脑刺痛; 隐球菌; 脑脊液; 腰穿; 立方毫米; 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 脑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 结脑; 脑实质;
D O I
10.15932/j.0253-9713.1982.01.01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除参考临床表现的某些特点外。最后确诊要以脑脊液中找到病原菌为依据。由于新型隐球菌的抗原性较低,血清学检查的特异性不高。我院自1965年7月至1979年10月共收治本病28例,现对本病进行分析讨论。一、一般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65岁,以10~30岁最多。急性起病者(7~10天)5例,亚急性起病者(10~20天)6例,慢性起病者(3周以上)17例。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2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枢神经系统新生隐球菌病13例报告 [J].
黄如训 ;
俞纯山 .
新医学, 1977, (09) :4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