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张虹 [1 ]
陈炜炜 [1 ]
宋文忠 [2 ]
朱蔓佳 [1 ]
冯跃 [1 ]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 四川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关键词
电针; 创伤后应激障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例PTSD患者与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PET-CT扫描。同时进行PTSD临床监测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结果:治疗前PTSD治疗组较健康对照组在脑岛、丘脑、海马、前扣带回皮质(ACC)、前额叶内侧皮层(MPFC)等脑区有激活(P<0.05)。电针治疗6周后,PTSD治疗组较健康组在脑岛、丘脑、海马等脑区仍有激活,但激活区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同时前扣带回皮质(ACC)、前额叶内侧皮层(MPFC)脑区无激活点(P<0.05)。结论:PTSD患者的发病可能与脑岛、丘脑、海马、前扣带回皮质(ACC)、前额叶内侧皮层(MPFC)等脑区的代谢异常有关,而这些脑区可能就是电针治疗PTSD的靶点,针刺后引起上述脑区,尤其是ACC、MPFC脑区代谢减低的转变可能是电针治疗PTSD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882 / 18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针灸医学与补充和替代医学、结合医学的共同疗效机理的研究 [J].
森和 ;
邓良月 ;
葛林宝 ;
陈汉平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03) :131-138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二) [J].
王丽颖 ;
杨蕴萍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 (02) :112-115
[3]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 2001
[4]  
Acupuncture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J] . Michael Hollifield,Nityamo Sinclair-Lian,Teddy D. Warner,Richard Hammerschlag.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 2007 (6)
[5]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control: The role of prefrontal cortex in action selection, respons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reward-based learning[J] . K. Richard Ridderinkhof,Wery P.M. van den Wildenberg,Sidney J. Segalowitz,Cameron S. Carter.Brain and Cognition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