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破裂过程中电阻率变化机理的探讨

被引:69
作者
郝锦绮
冯锐
周建国
钱书清
高金田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
[3] 中国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
[4] 中国地震局构
关键词
电阻率层析成像; 岩石压力实验; 裂隙; 流体; 导电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受压岩石在破裂过程中 ,视电阻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其异常形态与实验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实验中对磁铁石英岩样品施加了单轴压缩 ,岩石的破裂经反复加载和卸载实现 ,并在岩样的裂隙中注入了食盐溶液 .在实验的各阶段 ,对样品的主剖面重建出一系列内部真电阻率分布的图像 ,揭示了介质内的微细结构 ,从而探讨了视电阻率变化的原因 .实验发现 ,岩石中裂隙的存在及所含液体的饱和状态 ,是岩石在主破裂前控制电阻率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低应力状态属常态导电过程 ,孔隙度的变化是主要因素 ;高应力状态属裂隙表面导电机制 ,随着破裂面在岩体内部出现 ,水和孔隙有了完全贯通的平面 ,多种导电机制都得以发挥作用 .此外 ,体导电结构的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和图样有序性的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426 / 434+450 +4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对样品含水结构的电阻率CT研究
    郝锦绮
    冯锐
    李晓芹
    周建国
    钱书清
    高金田
    [J]. 地震学报, 2000, (03) : 305 - 309
  • [2] 圆柱体点源场有限单元模拟
    陶加祥
    戴光明
    王华军
    罗延钟
    郝锦绮
    [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0, (01) : 26 - 29
  • [3] 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度的动态演化图象与地震孕育过程
    毛桐恩
    胥广银
    范思源
    赵明
    孙景芳
    [J]. 地震学报, 1999, (02) : 68 - 74
  • [4] 地电中期前兆异常特征及其对强震中期趋势的判断
    王志贤
    张学民
    李永庆
    李玉春
    李洪流
    [J]. 地震学报, 1999, (02) : 75 - 81
  • [5] 受载条件下大型灰岩样品的电阻率前兆特征
    陆阳泉
    刘建毅
    梁子斌
    [J]. 华南地震, 1998, (03) : 21 - 27
  • [6] 利用大样本岩石破裂实验模拟扩容-扩散孕震模式的某些结果(一)
    陆阳泉
    赵家骝
    钱家栋
    王玉祥
    刘建毅
    [J]. 地震学报, 1998, (02) : 83 - 89
  • [7] 单轴压力下有补给水岩石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研究
    安金珍,修济刚,陈峰,陈大元
    [J]. 中国地震, 1996, (03) : 300 - 306
  • [8] 1.2千巴围压下岩样破裂和摩擦滑动过程中电阻率变化
    张天中
    华正兴
    徐明发
    [J]. 地震学报, 1985, (04) : 428 - 433
  • [9] 原地电阻率变化的实验
    赵玉林
    钱复业
    杨体成
    刘建毅
    [J]. 地震学报, 1983, (02) : 217 - 225
  • [10] 单轴压缩下多裂隙含水岩样电阻率变化与体积应变
    金耀
    张天中
    华正兴
    徐明发
    黄平章
    [J]. 地震学报, 1983, (01) : 99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