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研究

被引:24
作者
周广胜 [1 ,2 ]
何奇瑾 [1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陆地样带; 全球变化; 中国东北样带;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从机理上理解、评估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在全球共启动了15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其中2条在中国,即中国东北样带和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从植物碳氮代谢、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与碳收支及样带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围绕中国这2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加深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的理解,提出未来中国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研究应充分利用我国特殊的生态与环境及区域特色,重点针对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性、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化学—社会过程与管理、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生态效应及其调控机制和全球变化模拟预警系统开展研究,做出一些在国际上既有显示度又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WUE和NUE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英文)
    盛文萍
    任书杰
    于贵瑞
    方华军
    姜春明
    张弥
    [J].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1, 21 (04) : 651 - 665
  • [2] 中国南北样带上栲属树种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董莉莉
    刘世荣
    史作民
    冯秋红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 22 (04) : 463 - 469
  • [3] 中国东北样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遥感模拟
    张峰
    周广胜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4) : 798 - 809
  • [4] Terrestrial transect study on driving mechanism of vegetation changes[J]. ZHANG YuJin1,2 & ZHOU GuangSheng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07)
  • [5] 中国东北样带关键种羊草水分利用效率与气孔密度
    杨利民
    韩梅
    周广胜
    李建东
    [J]. 生态学报, 2007, (01) : 16 - 24
  • [6] 中国东部森林样带典型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季节变化
    张雷明
    于贵瑞
    孙晓敏
    温学发
    任传友
    宋霞
    刘允芬
    关德新
    闫俊华
    张一平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 45 - 59
  • [7] 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许振柱
    周广胜
    王玉辉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3) : 385 - 395
  • [8] CO浓度倍增和土壤干旱对两种幼龄沙生灌木碳分配的影响
    许振柱
    周广胜
    肖春旺
    王玉辉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2) : 281 - 288
  • [9] 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土壤干旱对两种沙生灌木碳氮含量及其适应性的影响
    许振柱
    周广胜
    肖春旺
    王玉辉
    [J]. 生态学报, 2004, (10) : 2186 - 2191
  • [10] 中国东北样带碳循环研究进展
    周广胜
    王玉辉
    许振柱
    周莉
    蒋延玲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9) : 23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