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螟滞育性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田绍义
高世金
机构
[1] 张家口地区坝上农科所
关键词
草地螟; 滞育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草地螟在我国部分地区有滞育现象.是影响越冬虫源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1982—1984年观察研究结果,光周期是影响滞育性的决定性条件.其临界光周期为14—15小时,最低临界点13小时,最高临界点16小时,温度是影响年度间滞育量的重要因素.以光周期划分草地螟的滞育区和非滞育区,是掌握虫源基地的重要依据.以滞育区的气温变化,分析幼虫滞育量,对展望种群数量的自然积累或衰落,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害虫测报原理和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孝羲等 编著, 1979
[2]  
昆虫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苏)雅洪托夫, 1960
[3]  
昆虫动态与气象[M]. 科学出版社 , 马世骏著,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