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影子教育与“初升高”: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分层的新视角

被引:10
作者
庞圣民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家庭背景; 影子教育; “初升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近年来,以市场为取向的影子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有可能重塑学校教育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分布结构。本文使用2010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Tobit回归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初中生参与影子教育的影响,以及影子教育对孩子随后"初升高"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那些来自优势阶层,即父母年纯收入或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非农户籍初中生不仅更有可能参加影子教育,而且在影子教育的支出上也更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虽然参加影子教育可以显著提升初中生升入高中的机会,但更多的课外支出并没有提高他们升入高中的边际优势。基于倾向值匹配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参加影子教育对升学的正向作用的观点。本文的研究发现为理解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日益加剧的城乡间与阶层间教育不平等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经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23+239 +239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 [J].
李忠路 ;
邱泽奇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4) :121-144+244
[3]   家庭背景、影子教育和学生学业成绩——基于Wisconsin模型的经验研究 [J].
李佳丽 ;
胡咏梅 ;
范文凤 .
教育经济评论, 2016, 1 (01) :70-89
[4]   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 [J].
薛海平 .
教育与经济, 2016, (02) :32-43
[5]   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 [J].
吴愈晓 ;
黄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4) :111-134+207
[6]   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 [J].
薛海平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 (03) :47-69+188
[7]   影子教育是否扩大教育结果的不均等——基于PISA 2012上海数据的经验研究 [J].
胡咏梅 ;
范文凤 ;
丁维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13 (03) :29-46+188
[8]   扩张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 [J].
叶晓阳 ;
丁延庆 .
社会, 2015, 35 (03) :193-220
[9]   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 [J].
李春玲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2) :65-89+243
[10]   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 [J].
吴愈晓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3) :4-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