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遗传模式新释

被引:21
作者
董发明
洪登峰
刘平武
谢彦周
何庆彪
杨光圣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 遗传模式; 复等位基因;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10.03.011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及其临保系T45与来源不同的几个自交系和常规品种杂交和测交后代的遗传分析,提出了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的新遗传模式,即育性受2对育性基因Ms3和Rf控制。其中Ms3有2个等位基因,Ms3为野生型显性可育基因,ms3为隐性不育基因;Rf位点存在3个复等位基因,Rfc为野生型可育基因,Rfa为突变恢复型可育基因,而Rfb为突变不育基因,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Rfa>Rfb>Rfc。按照这一遗传模式,9012AB可育株基因型为Ms3ms3RfbRfb,不育株基因型为ms3ms3RfbRfb;临保系基因型为ms3ms3RfcRfc;恢复系基因型为Ms3Ms3__或_RfaRfa。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118A的发现与选育 [J].
陈大伦 ;
张瑞茂 .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06) :5-8
[2]   1对复等位基因控制的油菜(Brassica napus L.)显性核不育系609AB的遗传验证 [J].
宋来强 ;
傅廷栋 ;
杨光圣 ;
涂金星 ;
马朝芝 .
作物学报, 2005, (07) :869-875
[3]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20118A的遗传与利用探讨 [J].
孙超才 ;
赵华 ;
王伟荣 ;
李延莉 ;
钱小芳 ;
方光华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04) :3-6
[4]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Ⅰ.隐性核不育系9012A的遗传 [J].
陈凤祥 ;
胡宝成 ;
李成 ;
李强生 ;
陈维生 ;
张曼琳 .
作物学报, 1998, (04) :431-438
[5]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完全保持系选育成功 [J].
陈凤祥,胡宝成,李成,李强生,张曼琳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5) :94-95
[6]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9012A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J].
陈凤祥 ;
胡宝成 ;
李强生 ;
张曼琳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4) :57-61
[7]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探讨及其应用 [J].
李树林 ;
钱玉秀 ;
吴志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85, (02) :1-12
[8]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D]. 刘俊.华中农业大学. 2008
[9]  
Fine mapping of theepistatic suppressor gene(esp)of a recess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apeseed(Brassica napusL.) .2 XU Z H H,XIE Y Z H,HONG D F,et al. Genome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