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经济人”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3
作者
杨戈 [1 ]
杨玉生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人; “看不见的手”原理;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1.06.010
中图分类号
F0 [经济学];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201 ; 060207 ; 020102 ;
摘要
亚当.斯密完整地提出了"经济人"思想,强调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谋求私利,并且个人谋求私利的活动将自动地增进社会福利。斯密以来的经济学家根据新的经济条件不断丰富和完善"经济人"思想,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马克思则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思想,并体现于其经济学著作中。本文对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经济人"的思想做了比较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道德情操论[M]. 商务印书馆[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 1997
[2]  
政治经济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英) 穆勒 (MacCulloch, 1991
[3]  
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美]萨缪尔森, 1979
[4]  
政治经济学大纲[M]. 商务印书馆 , (英)西尼尔(NassauWilliamSenior)著, 1977
[5]  
资本论Azi ben lun[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6]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 1974
[7]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