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生成条件

被引:5
作者
陈洪生
机构
[1]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
关键词
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 经济发展; 利益分化; 公民素质; 政府主导;
D O 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09.04.010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从我国村民自治政策实施效果来看,社会自主性的发育与发展离不开以下四个基础性条件:(1)经济发展;(2)利益分化;(3)公民素质;(4)政府控制和主导社会力量的程度。而后者更具决定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政府责任与地方治理.[M].魏星河;陈洪生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  
农民主体论.[M].潘逸阳著;.人民出版社.2002,
[3]  
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质选择.[M].彭勃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4]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桑玉成著;.学林出版社.2002,
[6]  
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M].肖唐镖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M].程同顺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8]  
论民主.[M].[美]罗伯特·达尔 著;李柏光;林猛 译.商务印书馆.1999,
[9]  
政治学手册精选.[M].(美)格林斯坦(FredI.Greenstein);(美)波尔斯比(NelsonW.Polsby)编;竺乾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10]   村民自治:农村两委关系的解析视角 [J].
陈洪生 .
求实, 2005, (12) :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