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骨再造散对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吴佳奇
张晓刚
李红专
机构
[1] 甘肃中医学院骨伤系,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甘肃中医学院骨伤系兰州,,兰州,
关键词
生骨再造散; 骨折; 愈合; 组织形态计量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成药生骨再造散对兔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 30只青紫蓝家兔制成双侧桡骨骨膜下 3mm骨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生骨再造散组 ( A组 )、仙灵骨葆组 ( B组 )及对照组 ( C组 ) ,每组 10只 ,于术后 14天和 31天每组各处死 5只兔 ,按规定时间进行四环素双标记 (即 14天处死的兔于术后 4、5天行第 1次标记 ,术后 11、12天行第 2次标记 ;31天处死的兔于术后 2 0、2 1天行第 1次标记 ,术后 2 8、2 9天行第 2次标记 ) ,并分别取材 ,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计量检测。 结果 术后 14天 A组与 C组比较 ,类骨质面积密度、矿化骨痂均宽及活性成骨面、矿化表面及动态参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1) ;术后 31天 ,活性成骨面、矿化骨痂均宽及吸收陷窝均深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B组与 C组比较 ,结果与 A组和 C组比较类似 ;但与 A组比较 ,术后 14天破骨细胞指数、矿化表面及骨形成率 [组织水平 ( tissue level)及 BMU水平 ( basic multicellular unitleve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术后 31天类骨质表面、吸收陷窝均深、骨形成率 ( BMU水平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结论 生骨再造散在兔桡骨骨折 14天前可促进类骨质分泌 ,加快矿化沉积速度 ,提高骨形成率 ,缩短矿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骨重建过程“四环素活体标记”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J].
于顺禄 ;
白仁骁 ;
郭若霖 ;
王毅 ;
孔德诚 .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3, (02) :119-123
[2]   淫羊藿影响骨折愈合的骨组织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 [J].
洪定钢 ;
时光达 .
中医正骨, 1999, (02) :3-4+6+63
[3]   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进展 [J].
郑培永 ;
陈绎志 ;
赵光复 .
中医正骨, 1999, (01) :53-54
[4]   中药对去势兔骨代谢影响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J].
符诗聪 ;
史炜镔 ;
杜宁 ;
王济纬 ;
曲克服 ;
李国衡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4) :271-274
[5]  
骨组织病理解剖学技术.[M].席越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