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变动与油气聚散关系

被引:39
作者
庞雄奇
高剑波
孟庆洋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气聚散关系; 构造变动; 台盆区;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时期构造变动对不同目的层系不同成藏期次油气聚散影响不尽相同,油气在不同目的层系不同成藏期次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也各有特点。奥陶系目的层第二成藏期等早期原生油气藏,由于遭受交替差异沉降运动和较大剥蚀速率影响,油气在地层平均剥蚀速率为2.5~3.5 m/Ma构造平衡叠合区较易成藏;石炭系目的层第三成藏期等晚期原生油气藏,受盆地继承性古隆起影响,高部位多次构造变动和剥蚀,油气很难在高部位聚集成藏,但在平均剥蚀速率为1.0~2.5m/Ma的低隆起和斜坡地带储盖条件较好的地区,油气极易聚集保存成藏。石炭系目的层第四成藏期等晚期原生油气藏,由于成藏最晚,一部分油气受东河砂岩、不整合面等优势通道影响,聚集在较高的构造部位,一部分油气由于排出较晚或没有优势通道,还来不及长距离运移就在凹陷周围有利部位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94 / 60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油源对比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方向
    马安来
    金之钧
    王毅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 356 - 362
  • [2] 塔里木盆地研究进展与勘探方向
    俞仁连
    闫相宾
    金晓辉
    李铁军
    张涛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 598 - 604
  • [3]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分布特征与石油地质意义[J]. 张俊,庞雄奇,刘洛夫,姜振学,刘运宏.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 [4] 叠合盆地概念辨析
    何登发
    贾承造
    童晓光
    王桂宏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 1 - 7
  • [5] 中国西北叠合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
    汤良杰
    贾承造
    金之钧
    马宗晋
    [J]. 地学前缘, 2003, (S1) : 118 - 124
  • [6] 构造变动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曹成润
    韩春花
    郑大荣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4) : 95 - 98
  • [7] 构造作用对油气藏的改造
    窦立荣
    李志
    张宝红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5) : 396 - 399
  • [8] 叠合盆地与油气形成富集
    王清晨
    金之钧
    [J]. 中国基础科学, 2002, (06) : 6 - 9
  •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藏保存及破坏定量研究
    吴元燕
    平俊彪
    吕修祥
    徐佑得
    付建林
    [J]. 石油学报, 2002, (06) : 24 - 28+6
  • [10] 油气藏破坏机理分析
    吕延防
    王振平
    [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3) : 5 - 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