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被引:40
作者
陈宗懋
许宁
韩宝瑜
赵冬香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 浙江 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化学生态学; 化学通讯; 互利素; 茶尺蠖; 茶蚜; 假眼小绿叶蝉;
D O I
10.13305/j.cnki.jts.2003.s1.008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寄主-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食物链中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研究以茶树和三种主要害虫(茶尺蠖,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为对象,结果表明,害虫对寄主的定位依赖于茶树芽梢的挥发物,如顺-3-己烯-1-醇,芳樟醇,正戊醇等。生测和EAG测定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害虫具强引诱力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天敌仅有弱的活性。害虫加害茶树后,茶树体内代谢发生改变,释放出特异性互利素,如茶尺蠖加害后5-6碳醛类化合物增多,茶蚜加害后产生的苯甲醛和假眼小绿叶蝉加害后产生的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蚓哚.它们在10-6-10-9g/ml低浓度下对各自的天敌具强的引诱活性和电生理反应,但对害虫仅具弱的或无活性。害虫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是诱导特异性互利素形成的引发子。这种活性物质具周身输导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白斑猎蛛间化学通讯物的分离与活性鉴定 [J].
赵冬香 ;
陈宗懋 ;
程家安 .
茶叶科学, 2002, (02) :109-114
[2]   茶蚜体表漂洗物对天敌的引诱活性及组分分析 [J].
韩宝瑜 .
昆虫学报, 2001, (04) :541-547
[3]   异色瓢虫4变种成虫对茶和茶蚜气味行为反应 [J].
韩宝瑜 ;
陈宗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13-416
[4]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四变种成虫对茶蚜蜜露的搜索行为和蜜露的组分分析 [J].
韩宝瑜 ;
陈宗懋 .
生态学报, 2000, (03) :495-501
[5]   引诱茶尺蠖天敌寄生蜂的茶树挥发物的分离与鉴定 [J].
许宁 ;
陈宗懋 ;
游小清 .
昆虫学报, 1999, (02) :15-20
[6]   三级营养关系中茶树间接防御茶尺蠖危害的生化机制 [J].
许宁 ;
陈宗懋 ;
游小清 .
茶叶科学, 1998, (01) :1-5
[7]  
Plant-natural enemy association in the tritrophic system, Cotesia rubecula-Pieris rapae -brassiceae (cruciferae): I. Sources of infochemicals[J] . Nicky G. Agelopoulos,Michael A. Keller.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 199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