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同营养条件下小麦衰老期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动态

被引:2
作者
丁建国
赖学华
郭蔼光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旗叶; 哀老; Chl; POD; SOD; 蛋白水解酶;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小麦旗叶衰老后期相关生理生化反应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花后15d 开始,小麦衰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平缓期和加速降解期。平缓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蛋白水解酶以及 POD、SOD 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比较平缓。加速降解期:叶绿素含量、SOD 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大幅度的下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蛋白水解酶、POD 活性迅速升高。叶绿素含量的析因分析表明:花后15~19d 氮肥对叶绿素含量贡献较大,而花后19~32d 水分对叶绿素含量效应显著,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栽培模式比较认为,高氮比低氮效果好,水分效果较好的为 FM 模式,最适栽培模式为 FM8。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地膜覆盖和底墒灌溉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J].
王俊 ;
李凤民 ;
李世清 ;
宋秋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5) :735-738
[2]   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J].
王月福 ;
姜东 ;
于振文 ;
曹卫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5) :513-520
[3]   土壤肥力对小麦开花后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1) :41-43
[4]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2002, (06) :743-748
[5]   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J].
张林生 ;
张保军 ;
汪沛洪 ;
赵文明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3) :646-650
[6]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开花后碳素同化、运转和产量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02) :55-59
[7]   小麦叶片人工老化期间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变化(简报) [J].
张青 ;
叶茂炳 ;
徐朗莱 ;
张荣铣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5) :428-429
[8]   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与有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J].
许守民 ;
石连旋 ;
胡波 ;
朱长甫 ;
邓聪慧 ;
高立琴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75-78
[9]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J].
熊正英,张志勤,王致远,拉元来,唐峰波 .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63-66
[10]  
植物衰老生物学.[M].宋纯鹏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