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震震源机制解得到的鄂尔多斯周边构造应力场

被引:48
作者
范俊喜
马瑾
刁桂苓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河北省地震局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鄂尔多斯地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1 [构造形迹力学性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格点尝试法首先分区对鄂尔多斯地块周边的 30 0 0多个小震震源机制解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 ,在震源机制解覆盖的时段内 ,地块周边地区的平均构造应力场有以下特征 :地块周边主要以水平构造作用力为主 ,且其主压应力轴走向以地块西南侧为中心 ,从北至东呈扇形展布。在分区基础上 ,对各区的平均主应力轴分布进行了扫描 ,得到了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其中渭河、六盘山和银川区的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 ,临汾和同心区的构造应力场变化复杂 ,临河、包头、呼和、大同和太原区的构造应力场变化与该区的几次中强地震有密切关系。另外 ,地块周边除个别区外大多数区域在 1992年和 1996年前后 ,主压应力轴走向有趋近于N75°E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地块活动与成组地震关系的初步探讨 [J].
范俊喜 ;
马瑾 ;
刁桂苓 ;
单新建 ;
不详 .
地震学报 , 2001, (05) :514-522
[2]   用初动符号的变化识别前震和震群的研究 [J].
啜永清 ;
王赵丽 ;
孟雁英 ;
彭美煊 .
中国地震, 2000, (03) :49-62
[3]   应用GPS技术监测山西断裂带的水平运动 [J].
杨国华 ;
赵承坤 ;
韩月萍 ;
王秀文 ;
郭跃宏 .
地震学报, 2000, (05) :465-471+560
[4]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至银川断陷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 [J].
谢富仁 ;
舒塞兵 ;
窦素芹 ;
张世民 ;
崔效锋 .
地震地质, 2000, (02) :139-146
[6]   山西地堑系现今构造应力场 [J].
安美建 ;
李方全 .
地震学报, 1998, (05) :14-18
[7]   运城盆地的现今构造活动及现代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J].
刘巍 ;
安卫平 ;
赵新平 .
山西地震, 1996, (02) :11-15
[8]   求震源机制P波初动解的格点尝试概率法 [J].
许向彤,许忠淮,张东宁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5, (04) :34-42
[9]   大同盆地现今构造活动及地壳应力场特征 [J].
刘巍,孟雁英,王赵丽 .
山西地震, 1995, (01) :7-13
[10]   太原盆地的应力场特征 [J].
刘巍,赵新平,安卫平 .
山西地震, 1994, (01)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