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和孕育过程的讨论

被引:3
作者
刘祖荫
机构
关键词
地震序列; 通海; 孕育过程; 破裂长度; 震源参数; 余震活动; 主破裂; 地震; 强余震; 地震条带;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通海地震序列、地震裂缝带、震源机制结果和前震等资料,首先分析了通海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详细地讨论了通海地震的孕育过程。由于地幔物质的移动,先使余震深度剖面的下界面发生位移,在一个有利于应力集中的部位,早在5年前出现“先驱破裂”,加速岩石应变,并导至沿着曲江裂断滑动,发生主震。余震活动的空间图象,可以用布雷斯等人的破裂和光弹模拟实验结果很好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龙陵地震序列的空间特征 [J].
王绍晋 ;
阚荣举 ;
刘祖荫 .
地震研究, 1979, (02) :21-33
[2]   用地形变资料测定通海地震的地震断层参数 [J].
王椿镛 ;
朱成男 ;
刘玉权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3) :191-198
[3]   1970年通海地震的地震地质特征 [J].
张四昌 ;
刘百篪 .
地质科学, 1978, (04) :323-335+393
[4]   龙陵大震前的地震活动 [J].
阚荣举 .
地震研究, 1978, (01) :14-25
[5]   唐山地震强余震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 [J].
丁文镜 .
地质科学, 1978, (01) :65-72
[6]   邢台地震系列的空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及其发生过程的探讨 [J].
何志桐 ;
谢挺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131-142
[7]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8]   海城地震序列的特征 [J].
吴开统 ;
岳明生 ;
武宦英 ;
曹新玲 ;
陈海通 ;
黄伟琼 ;
田抗援 ;
卢寿德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2) :95-109
[9]   关于海城地震震源模式的讨论 [J].
邓起东 ;
王挺梅 ;
李建国 ;
向宏发 ;
程绍平 .
地质科学, 1976, (03) :1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