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特点、形成和监管研究

被引:11
作者
苏玉峰
机构
[1]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系统性风险; 产生原因; 应对措施;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7.05.020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市场比较脆弱、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与机制存在不足、金融体系固有的周期性、过度渗透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企业规避监管的能力更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滞后、市场参与者培育还不成熟等原因,使互联网金融易形成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应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从微观监管转向宏观监管,处理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组关系,加强对重点机构与平台的监控,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研究 [J].
李斯文 .
金融经济, 2016, (10) :142-143
[2]   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J].
宋海 .
全球化, 2016, (03) :21-30+134
[3]   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研究——基于余额宝的实证分析 [J].
卫泽鹏 ;
褚慧 .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5, (06) :26-30
[4]   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 化解系统性风险 [J].
王斌 .
金融科技时代, 2015, (12) :33-35
[5]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J].
陈秀梅 .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10) :122-126
[6]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 [J].
何文虎 ;
杨云龙 .
金融发展研究, 2014, (08) :48-54
[7]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J].
王峥 .
时代金融, 2014, (08)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