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和场强模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乡体系相互作用及空间表达

被引:12
作者
魏伟
高晓
陈莉
李妍
范雯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场强模型; GIS; 石羊河流域;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10.016
中图分类号
X83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运用遥感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在对石羊河流域城乡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生态学、物理学、数理统计学、城市规划学、区域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构建城乡规模评价指标反映城乡规模及辐射范围,结合流域内部相互辐射、引力及场强模型建立遥感与GIS模型。利用引力模型分析城乡间联系的疏密程度和城镇在流域体系中的集聚能力,利用场强模型分析城镇间的辐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对于干旱内陆河流域区域分析研究,能充分利用到遥感和GIS技术进行空间定位和空间表达,以此建立研究区城镇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相互作用及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进行直观可视化表达,从而使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完善。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关于石羊河流域城乡体系协调发展的整合模式,从而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发展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河上游城市群结构优化研究 [J].
魏凌峰 ;
杜旭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12) :11-14
[2]   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聚集与空间结构研究 [J].
倪天麒 ;
杜宏茹 ;
权晓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11) :90-95
[3]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35-1246
[4]   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张掖市绿洲为例 [J].
刘振波 ;
赵军 ;
倪绍祥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80-585
[5]   干旱区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 [J].
吴贻名 ;
李元红 ;
朱强 ;
张礼兵 ;
邵东国 ;
王博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1, (01) :25-30+52
[6]   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J].
郑新奇 ;
王爱萍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4) :489-493
[7]  
城市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许学强等编著, 1997
[8]  
Land-use and land-cover dynamics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climatic, biological and socio-political forces: the case of southwestern Ethiopia[J] . Robin S. Reid,Russell L. Kruska,Nyawira Muthui,Andualem Taye,Sara Wotton,Cathleen J. Wilson,Woudyalew Mulatu.Landscape Ecology . 2000 (4)
[9]   A landscape ecology assessment of the Tensas River Basin [J].
Heggem, DT ;
Edmonds, CM ;
Neale, AC ;
Bice, L ;
Jones, KB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0, 64 (01) :41-54
[10]  
The role of GIS in landscape assessment: using land-use-based criteria for an area of the Chiltern Hills Area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J] . John T. Lee,Mark J. Elton,Stewart Thompson.Land Use Policy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