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沟岸冲蚀演绎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8
作者
陈洪凯
陈野鹰
唐红梅
金发均
马永泰
机构
[1] 重庆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2] 凉山彝族自治州公路局
[3] 凉山彝族自治州公路局 重庆市
[4]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
[5] 重庆市
[6] 西昌市
关键词
公路泥石流; 沟岸; 冲蚀; 演绎; 动力效应; 防治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我国位于泥石流沟岸的公路里程累计 80 0 km左右。沟岸冲蚀是公路泥石流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 ,是泥石流冲蚀能、岸坡抗蚀能耦合作用的表像。应用地貌学方法将泥石流沟岸冲蚀演绎过程分为 4个阶段 ,即冲蚀槽形成阶段、泥石流顶托底部拉裂阶段、自重顶部拉裂变形阶段和坍塌阶段 ,核心是悬岸的产生及失稳。大量调查发现 ,沟岸坍塌失稳均主要发生在泥石流暴发期间 ,其主要原因是泥石流对岸坡的冲蚀作用使得岸坡产生纵向振动 ,增加荷载效应 ,减小了悬岸岩土体的刚度 ,进而诱发了悬岸体的坍塌。运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悬臂体系的纵向振动位移方程 ,据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便可求解获得泥石流振动对岸坡破坏的诱发荷载 ,并对护岸结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Ⅱ) [J].
唐红梅 ;
陈洪凯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05) :76-81
[2]   泥石流和速流结构耦合作用数值模拟 [J].
吴四飞 ;
唐红梅 ;
李强 ;
陈洪凯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05) :89-93
[3]   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Ⅰ) [J].
唐红梅 ;
陈洪凯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 (04) :37-43
[4]   新疆天山公路泥石流形成环境研究 [J].
唐红梅 ;
陈洪凯 ;
李亚训 ;
宋晓翔 ;
牛铁汉 .
公路, 2004, (06) :87-92
[5]   速流结构防治泥石流的理论及应用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01) :14-19
[6]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吴四飞 .
公路, 2004, (03) :1-5
[7]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马永泰 .
公路, 2004, (02) :77-83
[8]   平川沟泥石流体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公路, 2003, (12) :45-50
[9]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J].
陈洪凯 ;
唐红梅 .
公路, 2003, (S1) :143-148
[10]   沟谷泥石流护岸、固底与糙底技术研究 [J].
易朋莹 ;
唐红梅 ;
陈洪凯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3, (02)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