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16
作者
吴伟光 [1 ]
刘强 [1 ]
刘姿含 [1 ]
田立斌 [2 ]
李强 [3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
[3]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自然保护区; 管理模式; 农户生计; 支持意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收入水平对支持态度的影响与预期判断相悖,但实际作用有限。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共管模式的效果;建立多元长效补偿渠道,改善农户生计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的直接依赖。表6参16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湿地保护区周边农户生态补偿意愿比较 [J].
王昌海 ;
崔丽娟 ;
毛旭锋 ;
温亚利 .
生态学报, 2012, 32 (17) :5345-5354
[2]   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需求——基于浙江和陕西的实证分析 [J].
吴伟光 ;
刘强 ;
谢涛 ;
李强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5) :43-49
[3]   中国自然资源社区共管的本土化 [J].
唐远雄 ;
罗晓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0 (02) :97-101
[4]   自然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权益问题探讨——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例 [J].
张强 ;
赵乐静 .
林业经济问题, 2011, 31 (03) :218-222
[5]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方案研究——基于“虚拟地”计算方法 [J].
王蕾 ;
苏杨 ;
崔国发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1) :34-47
[6]   河滩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社区意愿调查——以黄河孟津湿地扣马段为例 [J].
许静宜 ;
贺玉晓 ;
赵同谦 ;
陈守民 ;
徐华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7) :1228-1235
[7]   自然保护区村民对生态补偿的接受意愿分析——以陕西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为例 [J].
王宇 ;
延军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1) :63-73
[8]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理论的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模式及政策分析 [J].
钟莉华 .
世界林业研究, 2009, 22 (06) :67-70
[9]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对保护区依赖与态度的关系研究 [J].
李星群 ;
文军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8, (03) :45-49
[10]   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周边社区农民经济活动的博弈分析 [J].
杨佳 ;
赵清 ;
杨兴中 .
经济问题, 2007, (10)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