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生产的物质消耗和环境排放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超 [1 ]
胡聃 [1 ]
文秋霞 [1 ]
张大康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北省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水泥; 物质流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28.110
中图分类号
X781.5 [硅酸盐工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我国目前采用的立窑和新型干法窑两大主要生产工艺为基础,利用国内外通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思想和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05年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物能代谢和环境负荷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生产1 t通用水泥需要的直接物质投入是1.73 t,间接物质投入(生态包袱)是2.97 t;吨水泥综合能耗是4.42 GJ,其中立窑水泥综合标准煤耗达到170.07 kg/t,是新型干法窑的1.33倍;另外,生产工艺改进引起的CO2和粉尘减排不能平衡由水泥产量增加导致的污染排放增长,水泥行业节能降耗潜力巨大,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986 / 89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皮江法炼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分析 [J].
高峰 ;
聂祚仁 ;
王志宏 ;
左铁镛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6, (08) :1456-1461
[2]   物质流分析方法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J].
王军 ;
周燕 ;
刘金华 ;
岳思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60-64
[3]   汽车产业物质流分析研究 [J].
史占国 .
上海汽车, 2006, (07) :9-11
[4]   资源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探析 [J].
沈镭 ;
刘晓洁 .
资源科学, 2006, (03) :9-16
[5]   中国磷循环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J].
刘毅 ;
陈吉宁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6, (02) :238-242
[6]   北京住宅建设的环境影响:1949~2003年——从生命周期角度评价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 [J].
刘天星 ;
胡聃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 (02) :231-241
[7]   水泥的生命周期评价 [J].
韩仲琦 .
水泥技术, 2006, (02) :23-25
[8]   北京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研究 [J].
龚先政 ;
聂祚仁 ;
王志宏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 (03) :121-124
[9]   我国半导体工业的产品代谢研究 [J].
段宁 ;
谢海燕 ;
秦福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1) :1-5
[10]   北京住宅建设活动的物质流分析 [J].
陈永梅 ;
张天柱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3)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