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熊类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6
作者
张明海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关键词
黑熊; 棕熊; 资源现状; 保护对策;
D O I
10.13859/j.cjz.2002.06.012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黑龙江省现分布有 2种熊 ,棕熊 (Ursusarctoslasiotus)和黑熊 (Selenarctosthibetanusussuricus)。棕熊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林区 ;黑熊在大兴安岭无分布 ,仅分布于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林区 ,其分布北界为北纬 48~ 49°,东经 1 2 8~ 1 2 9°附近。 2种熊的总分布区虽无明显变化 ,但集中分布区明显向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部山地的腹地退缩。 1 996~ 2 0 0 0年全省棕熊的分布数量为 (63 1±1 43 )头 (n =463 9) ,种群密度为 (0 0 0 2 2± 0 0 0 0 5 )头 km2 ;黑熊的分布数量为 (1 1 1 0± 2 93 )头 (n =463 9) ,种群密度为 (0 0 0 65± 0 0 0 1 7)头 km2 。全省森工国有林区熊类分布数量 (1 1 71± 2 98)头 (n =61 2 ) ,与1 992年该林区熊类调查结果 (3 0 5 7± 73 0头 ;n =2 1 3 6)相比较 ,全林区 6年间熊类数量减少了 1 886头 ,减少率达 61 7% ,年递减率为 1 6%。熊类资源呈锐减趋势。其主要原因为 :(1 )森林长期超量采伐引起熊类栖息生境总体质量下降 ;(2 )人类活动导致熊类栖息地片断化日趋严重 ;(3 )人为捕杀是造成熊类数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最后 ,提出了今后全省熊类保护管理的 5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兴安岭南部熊仓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徐利 ;
姜兆文 ;
马逸清 ;
高中信 .
野生动物, 1992, (03) :26-29
[2]   黑龙江省熊类年龄构成、性比及繁殖情况的初步研究 [J].
刘相文 ;
萧前柱 .
兽类学报, 1986, (03) :161-170
[3]   黑龙江省10年来熊类资源的分布及变动趋势 [J].
马逸清 .
兽类学报, 1986, (02) :89-92
[4]   秦岭黑熊食性的初步观察 [J].
吴家炎 .
动物学杂志, 1983, (04) :48-51
[5]   我国熊的分布 [J].
马逸清 .
兽类学报, 1981, (02) :137-144
[6]  
熊类与熊胆[M].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 金禹权等编著, 1993
[7]  
第二届东亚熊类会议论文集[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马建章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