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治理理论研究及对中国城市发展适用性的思考

被引:5
作者
于立
曹曦东
机构
[1] 不详
[2]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不详
[4] 卡迪夫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5] WA
关键词
城市环境治理; 社会—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动态的、不易预测与控制的,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是强耦合、复杂的和不断发展的。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已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政治学、环境治理、生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核心。环境治理被认为是处理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生态问题、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效方式。首先梳理了环境治理理论总体发展脉络——环境管理、参与式环境管理到环境治理的范式转变;以环境事务中的社会背景、参与者及其行为的不断变化为线索,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环境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总结了包括社区自治、专家学者自治、多层次治理、适应性治理、协同治理等主流环境治理理论的优缺点及其在中国的特殊性及适用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最后落脚于寻求一条适用于处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态问题的环境治理模式,并对此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6+124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