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粱在青海高原种植的初步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春喜 [1 ]
董喜存 [2 ]
李文建 [2 ]
张怀刚 [1 ]
陈志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甜高粱; 饲料作物; 地膜; 含糖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5 [芦粟(糖高粱)];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在青海作为饲料作物种植的可能性,在青海高原上做了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密度对茎秆高度、茎粗、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生育期、单株质量影响不显著,株行距为0.40 m×0.20m时,产量最高;浇水次数对甜高粱的生育期、茎秆高度、茎粗、单株质量、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表明甜高粱对水分依赖不高,具有很强的耐旱和抗旱性;地膜对甜高粱有极显著影响,使其生育期提前,茎秆高度增高,单株质量增加、产量提高;糖分含量在开花-收获期为15.93%16.67%,比不盖地膜增加了29.19%47.98%;大田示范密度0.50 m×0.20 m,开花-收获期666.7 m2产量达4 890.8 kg,投入产出比为1∶1.78,效益显著。研究表明,在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盖地膜种植饲用甜高粱,用作饲料是完全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问题 [J].
周道玮 ;
孙海霞 ;
刘春龙 ;
赵春生 .
草业科学, 2009, (11) :1-11
[2]   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J].
任继周 ;
林慧龙 .
草业学报, 2009, 18 (05) :1-9
[3]   奶业振兴,急需草业支撑——在农区草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J].
刘成果 .
草业科学, 2008, 25 (12) :3-5
[4]   对甘肃省甜高粱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探讨 [J].
董喜存 ;
李文建 ;
李岩 ;
冯亮英 ;
何金玉 ;
曲颖 .
甘肃科技, 2008, 24 (22) :4-6
[5]   青海奶业发展与创新 [J].
胡宁红 ;
胡宁玺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 (02) :38-39
[6]   气候变化对青海海北地区天然草地生物量及生态环境的响应 [J].
魏永林 ;
许存平 ;
张盛魁 ;
宋理明 .
草业科学, 2008, (03) :12-17
[7]   国内外饲用高粱生产、科研状况及应用前景 [J].
李建平 ;
郭孝 .
饲料研究, 2007, (10) :68-70
[8]   我国甜高粱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J].
石龙阁 .
杂粮作物, 2007, (03) :242-243
[9]   开发甜高粱产业,解决能源、粮食安全及三农问题 [J].
黎大爵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5) :55-58
[10]   甜高粱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J].
黎大爵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8) :1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