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革时代的标志、特征及其改革共识的构建

被引:16
作者
任保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前改革时代; 后改革时代; 改革共识; 科学改革观;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0.05.009
中图分类号
F120.4 [经济发展战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改革时代已经来临。后改革时代的来临具有五大标志: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取代了传统发展观,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发生了变化,改革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以及改革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与前改革时代相比较,后改革时代具有五大特征:后改革时代是共富的时代,是和谐的时代,是民生本位的时代,是质量增长的时代,是改革成果共享的时代。进入后改革时代,需要形成六大改革共识: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要用科学改革观指导后改革时代的改革;在改革的方向上必须坚持改革的意志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改革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改革面对的主要矛盾上要重视解决传统发展观带来的矛盾,包括数量增长与质量增长失衡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利益冲突的矛盾、过度垄断和过度竞争的矛盾;在改革的主题上要树立科学改革观,强调坚持改革的科学性与协调性;在改革的价值判断上要建立共享式改革的价值判断,确立起人对经济的主体性地位;在改革的重点上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公共部门改革、农村改革和国有经济改革。新的改革共识的形成及其实现需要做好四大转型:由传统改革观转向科学改革观、由渐进式改革转向改革攻坚、由被动式改革转向主动式改革、由单一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M].(美)尼古拉斯·R.拉迪(N.R.Lardy)著;隆国强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3]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J].
程恩富 ;
王中保 .
前线, 2009, (10) :22-25
[4]   综合配套改革机制研究 [J].
郝寿义 .
开放导报, 2008, (06) :35-39
[5]   改革反思与新改革共识——“以人为本”的共享式改革观探要 [J].
李青 ;
王多吉 .
开发研究, 2007, (02) :9-13
[6]   后改革时代的改革共识建构 [J].
严若森 .
江淮论坛, 2007, (01) :22-27
[7]   “共享式改革”:改革转型与改革新政 [J].
朱中原 .
中国报道, 2006, (05) :33-35
[8]  
凝聚改革共识:从争论到不争论.[J].周瑞金;.世界.2006, 05
[9]   改革共识有赖于阶段定位 [J].
李晓西 .
中国改革, 2005, (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