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17
作者
方日尧 [1 ]
赵慧清 [1 ]
方娟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陕西渭南市植保站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小麦田间杂草; 生物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下冬小麦田间杂草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耕作处理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消长有很大的影响。传统耕作、免耕、秸秆深松覆盖、高留茬深松覆盖四种处理,以免耕条件下杂草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秸秆深松覆盖、高留茬深松覆盖是控制冬小麦田间杂草滋生的一种有效措施。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使冬小麦田间杂草种类与各杂草相对丰度均发生变化,各处理间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Mamc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造成各处理间生态环境、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不同,各种杂草的生长因而受其不同影响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104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渭北旱原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效益 [J].
方日尧 ;
赵惠青 ;
方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2) :46-49
[2]   不同耕作制度下棉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 [J].
支金虎 ;
郑德明 ;
莫志新 .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 (03) :40-41+49
[3]   长期定位施肥小麦田间杂草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研究 [J].
尹力初 ;
蔡祖聪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57-59
[4]   我国农田杂草治理技术的发展 [J].
张泽溥 .
植物保护, 2004, (02) :28-33
[5]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对冬小麦生产综合效应研究 [J].
方日尧 ;
同延安 ;
梁东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72-75
[6]   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水肥增产效应研究 [J].
方日尧 ;
同延安 ;
赵二龙 ;
梁东丽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1) :54-57
[7]   异丙隆防除麦田杂草效果及施用技术研究 [J].
朱文达 ;
魏福香 ;
彭超美 .
农药, 2002, (04) :40-41+38
[8]   潍坊市棉田杂草种类调查 [J].
赵国祥 ;
沈孝思 ;
李居平 ;
李洪奎 ;
孙平 .
中国棉花, 2000, (08) :37-37
[9]   农业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保持的生态学功能 [J].
陈欣 ;
王兆骞 ;
唐建军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50-52
[10]   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J].
钦绳武 ;
顾益初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1998, (03) :3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