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伦兹曲线及其在中国耕地、粮食、人口时空演变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7
作者
张晶
封志明
杨艳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洛伦兹曲线; 耕地; 粮食; 人口; 时空格局;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7.11.015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借鉴经济学中的洛伦兹曲线原理,基于中国县域单元农业统计资料,构建1980-2000年中国粮食-耕地匹配曲线,将中国县域单元的耕地分为五类,统计相关年份各类耕地及其所生产的粮食产量和对应人口,分析探讨了1980-2000年中国县域单元的耕地、粮食、人口的耦合关系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县域单元的粮食-耕地分配不均衡,不同年份不均衡的程度基本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不同的各类耕地对应人口比重基本保持稳定;(2)在空间上,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具有明显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地域规律;(3)同一年份不同类别的耕地粮食单产差别较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类别之间的粮食单产绝对差距呈增大趋势,在同一年份,生产能力最低的耕地所对应的人口-粮食矛盾最为突出;(4)我国人口-粮食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趋势由紧张趋于缓和,但近年地域差异比较明显,生产能力较低的耕地所在县市人口-粮食矛盾突出,生产能力较高的耕地所在县市人均粮食生产量减少,粮食供给能力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