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恢复力受单基因控制的水稻CMS育性回复突变体

被引:6
作者
沈毓渭,蔡其华,高明尉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R型育性回复突变,遗传分析,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60)Co-γ射线对具有印尼水田谷细胞质的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32A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一育性回复突变体T24。育性基因未纯合的突变体分离出可育株和完全不育株,比例为3∶1;其与Ⅱ-32A和珍汕97A测交,F1代分离出1∶1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稳定株系与Ⅱ-32A和珍汕97A杂交,F2分离成3∶1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表明其育性回复是由一对基因显性突变所致。这一突变体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机制不同于明恢63、20964等恢复系,后者表现为两对显性恢复基因作用。未观察到T24与亲本Ⅱ-32A除育性以外的其他性状的差异,因而两者构成育性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本文还对不育系育性回复类型和T24的理论意义与育种价值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恢复突变的初步研究 [J].
沈毓渭,蔡其华,高明尉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1) :27-31
[2]   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突变 [J].
何蓓如 ;
李正德 ;
李冬肖 .
遗传学报, 1989, (01) :1-6
[3]   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概述 [J].
傅爱军 .
杂交水稻, 1988, (06) :35-37
[4]   杂交水稻育性基因型初探 [J].
周开达 ;
郑友良 ;
黎汉云 ;
李仁端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1) :9-16
[5]   野败型杂交籼稻基因型的初步分析 [J].
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81, (01)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