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经验看中国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

被引:7
作者
全惟幸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关键词
台湾; 创新体系; 产学研合作;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08.12.016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宗旨在以当年日本工业污染治理的经验来观察和思考当今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这一课题。战后日本也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结果社会受到损害。本文用一个数学模型阐明了污染治理的必要性,不然的话,将会是竭泽而渔。日本后来明白了这个道理,开始积极地治理污染。但本文更将重点放在考察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工业污染防治的具体过程上。日本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变化,不同的产业治污的费用也各不相同,这些形成了一个参考标准,对我们制定污染治理投资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还可帮助我们了解污染治理投资的过程变化。本文还对近年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情况作了较详细的回顾。最后,基于当年日本的经验和当今中国的现实,文章将日本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的阶段特征、产业特征以及治污费用的分担等经验与中国工业污染治理状况作了对比,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中国制定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对策作参考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日本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安烨
    刘力臻
    [J]. 日本学论坛, 2003, (03) : 51 - 55
  • [2] 日本环保模式的成因、危害及其启示
    刘翠英
    [J]. 日本研究, 1997, (01) : 35 - 39
  • [3]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2006
  • [4]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 2006
  • [5] 数学模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姜启源编, 1993
  • [6] 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日)佐贯利雄著, 1988
  • [7]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2 人民日报 . 2007